Jun 22, 2016

「須」與「需」之別

(資料來源:立場新聞 陳凱文


在現代漢語中,「須 」和「需」在意思上有別,「須 」含有「一定要」之意,跟英文的「must」接近;「需」則是「有所求」之意,跟跟英文的「need」接近。友人提到,「須 」和「需」古籍上意思並無差異,何解現在有異?他又認為,「須 」若已蘊含「一定要」,「必須」一詞的「必」字便顯得累贅。究竟「須 」和「需」本義是什麼?意思是否有別?如沒有,為何現在「須 」和「需」二字又會有別?

查實,「須」本來是「鬚」的本字,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曰:「面毛也,从頁从彡」,「彡」為面毛,「頁」則是「頭」的本字。那麼,為何「須」又會演變出現在的意思,那便要從另一個字:「䇓」字說起。這個「䇓」字,《說文解字》曰:「待也,从立須聲」,形聲字。後來,「須」、「䇓」二字通假,大家逐漸忘記了「䇓」字,為免「須」字產生歧義,便另外造出「鬚」這個派生字。

至於「需」字,則是「䇓」的或體字,本義也是「待也」,會意字。許慎在《說文》中,將「需」視作形聲字,从雨而聲,這說法是不對的。從現在考古發現的周代鐘鼎文中發現,「需」的本字為「𩂉」,上雨下天,「天」本義是「顛頂」,鐘鼎文象人形,一個人頭頂下着雨,遇雨止步,故「待也」。現在「需」字下面的「人」化為「而」字,乃是譌變。若從二字出現的時間來看,先有會意的「需」,秦創小篆才有形聲的「䇓」,可見「需」更有可能是本字。

如上所述,「需」跟「䇓」本義均為「待也」,「須」則是「䇓」的通假字,為何後來又會出現「有所求」的意思?這應該是文字學上的「引伸義」。所謂「引伸義」,是指一個從本義發展出來的其他相關意思,「需」本義是「等待」,你願意為了一個人或事物等待,自然是有所求也,繼而再發展出「需要」、「需求」這些詞語。

那麼,為何現在「須 」和「需」二字又會有別?這便跟「必須」一詞有關,「必須」出自三國時代李康的《運命論》:「曰:凡人之所以奔競於富貴,何為者哉?若夫立德必須貴乎?則幽厲之為天子,不如仲尼之為陪臣也」,後人為書寫之便利,將「必須」簡略為「須 」,「須 」便成了「必須」的縮詞 (abbrevi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