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 18, 2017

消委會:60款食油檢測 / 近七成食油 含塑化劑 5款超標 最高逾4倍 / 初榨橄欖油忌高溫烹調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18-07-2017


消委會檢測60款食油,發現近七成、41款含塑化劑,當中5款更高於本港食安中心的行動水平(參照外國標準而釐定的建議上限)和歐盟遷移限量的標準,其中一款芥花籽油橄欖油Sunny Meadow Blended Canola Oil and Olive Oil代理商已主動下架。長期攝入過量塑化劑或影響生殖系統,該會指雖超標食油要大量及長期進食才威脅健康,但食油對市民極重要,仍促立例專門規管。

測試樣本包括花生油、粟米油、芥花籽油、特級初榨橄欖油、橄欖油、橄欖果渣油、葡萄籽油、葵花籽油、米糠油和調和油。食安中心訂定塑化劑DEHP和DBP的行動水平分別為每公斤1.5及0.3毫克,DIDP及DINP合計為每公斤9毫克。


「日飲半支才超標」

消委會測試5種鄰苯二甲酸酯類(Phthalates)塑化劑,結果含量高於本港行動水平和歐盟遷移限量標準的食油有5款(圖),其中DEHP含量超標最多的為Sunny Meadow Blended Canola Oil and Olive Oil,超過水平約4.2倍,保得橄欖果渣油的DIDP及DINP含量合計超標約1倍,Clearspring Organic Tunisian Extra Virgin Olive Oil Unrefined Cold Extracted的DBP含量超出水平約0.7倍。

該會指,塑化劑可於加工、包裝及運輸中遷移到食物,研究發現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干擾內分泌,長期攝入可能影響實驗動物生殖系統的發展及發育。

不過,該會指以檢出值最高的樣本計算,分別要持續每日進食超過約0.4公斤、1.2公斤和0.5公斤,才可能影響身體,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許敬文解釋:「即係一日要飲半支(大支裝油)先會超標。」

不過,許認為食油對市民極重要,本港雖有法例規管食油成份及生產,但對安全標準未有一套針對性法例監管,而食安中心的行動水平只是參考指標,不能對超標食物提出法律行動,有必要立例專門規管。


Sunny Meadow下架

Sunny Meadow Blended Canola Oil and Olive Oil代理指已於店舖下架及會再檢測,消費者可帶貨品及單據退貨退款。大昌食品及保得的代理商表示一直有要求食油及塑膠容器的供應商提供檢測報告,最新報告顯示DEHP及DINP含量均低於食安中心的行動水平,對消委會檢測結果感懷疑。

食安中心表示已就消委會的資料在市面抽取橄欖油樣本進行三氯甲烷測試,有關測試結果滿意。

===============================

初榨橄欖油忌高溫烹調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18-07-2017

中國人煮食講究鑊氣,因此喜愛高溫、猛火的烹調方式,惟消委會指出高溫可使食油過份氧化及可能產生致癌物,呼籲消費者避免高溫多油的烹調方式,以免影響健康。


翻用食油易致癌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許敬文建議,家庭煮食時應按烹調方式選擇合適的食油,最佳的烹調方式則視乎食油的煙點而定,舉例煙點低的初榨橄欖油會只適用於低溫煮食,而高煙點的非初榨橄欖油、花生油、粟米油、芥花籽油等較適合煎、炒、煮等烹調方法,食油加熱後開始冒煙的最低溫度稱為煙點。

許敬文亦提醒市民避免翻用食油,因致癌及有害物質會累積於翻用的食油中,令致癌及有害物質含量更加高。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補充指翻用的食油經多次高溫加熱,當中的營養早已流失,而且在貯存的過程中若處理不當,會令食油出現衞生問題。

《選擇》月刊提出部份食油在生產過程需經過高溫加工處理,過程中會產生污染物氯丙二醇(3-MCPD)和縮水甘油酯(GE),而研究顯示3-MCPD和GE在腸道水解後,分別釋出氯丙二醇和環氧丙醇。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衞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及歐洲食物安全委員會的報告,動物實驗證實,長期進食過量3-MCPD會損害腎功能和影響雄性生殖系統,而世衞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環氧丙醇評為第2A組致癌物,即「很可能令人類患癌」。

======================

(資料來源:懶懶懶人包